中煤能源主要经营计划目标:1.公司力争到2014年底,原煤产量达到2亿吨,则公司未来3年的原煤产量复合增速要达到15.7%,较2007-2011年11.7%的复合增速明显提高。
走访期间,从生活区到煤场的途中,在空车道与运煤车道交接的地方,该公司工业区大门口的窗台上放着一个50升左右的保温水桶,有两名司乘人员手拿水杯接着热水,一名大概30岁左右的保安用手指画着向他们介绍装煤路线。我们期盼着韩家湾煤炭公司销售工作在企业发展史册上书写浓墨重彩的一笔。
安排专人在现场指挥车辆装车秩序,避免了煤场装煤混乱和车辆堵塞的现象。一名煤炭客户深有感触地说:韩家湾的煤,不但质量好,而且他们的职工都有人情味,和他们打交道,我们一百个放心。强化内控服好务 宾至如归得好评客户是上帝,客户就是衣食父母。组织职工及时对工作面两顺槽超前支护范围以内等区域的杂物进行了清理,杜绝各类杂物进入系统,提高煤炭质量。对客户实行微笑服务,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让客户和司乘人员感受宾至如归的温暖。
开展了职工工作作风整治,杜绝了放煤工和门房保安的吃、拿、卡、要等违纪行为。将运煤专线到煤场的保安进行调整和充实,使煤炭装运工作顺利进行。该集团去年41对矿井原煤产量仅为全国的0.4%,但瓦斯抽采量却占了全国的5%,瓦斯抽采量高达4.57亿立方米,不但有效遏制了瓦斯突出,而且将煤矿石门揭煤时间缩短50%,工作面准备时间缩短3个月到4个月。
三是完善煤炭业内外部环境协调通气制度,共同化解内部生产经营和安全方面的难题,积极向政府争取政策,努力减少外部因素对企业生产经营和安全造成的不利影响可见,2008年煤炭需求渐趋疲软的主要原因,是国家对房地产市场及投资领域的调控效应显现。2011年四季度以来,煤炭需求趋于疲软,同样也是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效应显现的表现。对我国而言,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房价快速上涨、交通拥堵等问题在一线城市皆有不同程度的表现,城市化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当然,国际金融危机导致的外贸出口量增速放缓也对煤炭需求造成了一定影响,但只是雪上加霜的那层霜。从短周期规律看,煤炭需求与各类建设项目的新开工情况,尤其是房屋新开工面积有极强的相关性。
在所有建设集群中,对重工业及能源产业拉动力度最大的是房地产开发,其次是重工业本身的投资建设。我国煤炭一半用于发电,其余大部分用于钢铁、建材、化工等重工业行业,剩余领域的煤炭用量占比很低。由房地产泡沫所决定,前几年的煤炭需求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泡沫,煤炭产业规模过快扩张存在非理性成分。除投资建设减速外,能源结构变化也是未来10年煤炭需求增势减弱并达到峰值的重要原因。
如果未来几年未能有效挤压房地产泡沫,2020年前后,刚性住房需求将稳定,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将被彻底挤出。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在城市化较快发展尤其是城市化率由40%提升到70%的过程中,能源需求会较快增长。2011年,我国城市化率达到51.3%,2003年至2011年的城市化率年均上升1.35个百分点,能源消费量和人均能源消费量年均分别增长9.1%和8.5%。房地产开发投资可比价同比增幅分别为9.9%和13.4%,其中2012年二季度增幅为10.4%,比2009年二季度至2011年二季度的平均增幅明显回落。
其实,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占全部投资的比重并不太大,但其单位投资额对钢铁、建材和其他高载能产品的采购量最大。同时,城市化的速度将明显放缓,部分城市将因水资源或其他资源严重短缺而不得不进行去城市化和再城市化,进而带来一些新增住房需求,但总体上由城市化带来的新增住房需求将呈小幅下降态势。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城市化率自1996年开始快速提升,当年达30.5%,2002年升至39.1%,但能源消费量增速并未加快,能源消费量和人均能源消费量年均增速分别为2.8%和1.9%。基础设施建设是拉动煤炭消费的主力引擎不同能源品种的需求增长动力不完全相同,石油需求主要取决于终端消费,煤炭需求则与投资建设高度相关。
上世纪90年代初,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时,日本已经基本完成城市化进程,但我国仍处在城市化中期,住房需求还有很大增长空间,这决定了未来10年的投资建设规模还将较快扩张,煤炭需求也将随之增长。这是煤炭需求旺盛的主要原因。2009年9月,国务院批转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指明今后3年原则上不再安排新的现代煤化工试点项目。目前,现代煤化工示范项目经济效益较好,但是如何解决煤炭转化利用过程中碳排放过高的问题,尚未取得技术上的突破。受此拉动,重工业自2001年开始回暖,行业投资额也开始较快增长,2001年至2011年年均增长33.7%。预计房地产市场的调整会延续到2013年下半年或2014年上半年,届时有望基本改变住房价格预期,促使理性购房,这一调整过程也将是煤炭需求的低谷期,之后随着房地产市场进入比较健康的发展状态,煤炭需求也将重拾增势。
因此,充分利用丰富的煤炭资源,探索煤炭清洁利用技术,成为我国能源发展的一个重要选择。各类投资建设项目在建设初期的土建施工阶段消耗高载能产品较多,2008年上半年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呈负增长状态,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增幅持续快速回落,到下半年呈负增长状态,以致于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幅急剧回落。
钢铁、建材和有色金属等重工业产品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生产这些重工业产品,除直接消耗大量煤炭外,还要消耗大量电力。从发达国家的情况看,完成城市化的国家,其城市化率多在75%以上,2009年世界城市化率平均为50%。
同时,城市化发展和新一代适婚青年成家立业等所带来的新增住房需求,将在更大程度上承接改善性住房供给。进入21世纪以后,由住房体制改革所引发的第一波出生高峰期人群的改善性住房需求、第二波出生高峰期人群的新增住房需求和城市化加快发展所带来的新增住房需求,这三者叠加,致使刚性住房需求持续了10年的快速增长,并形成房价上涨的一致预期,局部地区形成了较为严重的泡沫,致使房地产开发这一终端投资需求不断膨胀,进而引发重工业及相关能源产业的膨胀发展,投资建设规模超常扩张。
尽管困难重重,但我国的低碳行动稳健而卓有成效,目前已经建立起促进国民经济低碳发展的法律体系基本框架,编制了涉及新兴能源产业发展和节能减排的一系列规划,确立了发展目标,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2007年1月发布的《煤炭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指出,要有序推进煤炭转化示范工程建设。我国煤炭产需量增势将在未来10年中减弱,峰值将出现在2020年前后,人口波动规律和城市化进程将决定煤炭产业的未来我国在上世纪60年代初期至70年代中期经历了第一波人口出生高峰,80年代初期至90年代中期是第二波人口出生高峰期。据专业机构预计,2020年,我国城市化率将达到65%左右,未来几年城市化率平均每年大约上升1.5个百分点。
2011年和2012年,房地产调控效应显现。煤炭需求疲软只是房地产市场挤压泡沫的阶段性现象任何一个国家的城市化进程都伴随着大规模投资建设。
如果剔除产量、消费量、进出口量和库存变化量之间的平衡误差,那么近3年的煤炭消费量增幅就应大于产量增幅,这是由于煤炭进口量在大幅增加。当城市化率在2003年达到40.5%之后,能源消费量进入较快增长阶段。
这说明目前处在施工后期的在建房屋比重较大,处在主体框架施工阶段的比重较小,对钢铁、水泥需求的拉动力度相对较小,致使整个重工业及相关能源产业趋于疲软。从中长期看,煤化工产业的发展趋势具有不确定性。
兑现非化石能源占比达到15%以上的承诺,意味着2020年以后,我国非化石能源的增量可以基本满足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新增能源需求。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快速增长在2001年至2011年的11年间一直持续,年均增长25.7%。在煤炭产需量快速增长的过程中,煤炭行业的经营状况明显好转,投资热情也日益高涨,煤炭采选业投资完成额增幅持续多年高于全国投资完成额增幅。目前没有可引用的官方统计的煤炭产量、消费量月度数据,但据专业机构分析,2012年1月至7月,全国商品煤实物消费量、产量同比分别持平和下降1.7%,增幅同比分别回落10个百分点和7.7个百分点,折算成标准煤量分别下降0.6%和2.1%,增幅同比分别回落9.2个百分点和6.7个百分点。
目前,重工业产能已经过剩,在终端投资需求增速减缓的情况下,房地产建设规模的扩张速度也将减慢,这决定了煤炭需求增速也将随之下降。在国家政策的调控下,未来房地产泡沫将会继续得到有效挤压,恶性膨胀的可能性不大。
我国政府已对国际社会作出承诺:2020年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至45%,非化石能源所占比重达到15%。同年11月发布的《煤炭产业政策》指出,在水资源充足、煤炭资源富集地区适度发展煤化工。
因而,国家对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等现代煤化工产业的政策取向仍是以示范为主。煤化工产业将成为煤炭需求及煤炭产业发展主要的不确定因素近年来,我国石油、天然气消费量快速增长,缺口呈扩大趋势,进口依存度持续上升。